预处理+电聚浮+颗粒污泥膨胀床厌氧 +MBR+NF污水处理设备
-
预处理单元
-
功能概述:预处理是整个污水处理流程的第一步,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、悬浮物和部分油脂等,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。
-
常见设备和工艺:通常包括格栅和调节池。格栅可以拦截如纸张、塑料碎片、毛发等较大的固体杂物。调节池则用于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,因为污水的产生量和成分在不同时段可能会有波动。调节池能够使后续处理单元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运行,部分调节池还带有搅拌装置,防止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沉淀。
-
电聚浮单元
-
功能概述:电聚浮主要是利用电场的作用使污水中的微小颗粒、胶体和乳化油等污染物聚并上浮,从而实现分离。
-
工作原理:在电聚浮设备中,通过电极施加电场,污水中的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泳现象,向电极移动。同时,由于电极反应产生的气泡(如氢气和氧气)会附着在颗粒表面,使颗粒的浮力增加,从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,通过刮渣装置将浮渣去除。这种方法对于去除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、胶体和油脂等有很好的效果,尤其适用于含有乳化油的污水。
-
颗粒污泥膨胀床厌氧单元(EGSB)
-
功能概述:这是一种高效的厌氧生物处理单元,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,能在无氧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、甲烷和二氧化碳等。
-
工作原理:EGSB 反应器内部填充有颗粒污泥,污水从底部进入反应器,在上升流速的作用下,污水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触。颗粒污泥中的厌氧微生物(主要是产甲烷菌和产酸菌等)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活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复杂的有机物首先被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,然后被产酸菌进一步分解为有机酸和醇类,最后由产甲烷菌将这些产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。EGSB 反应器的高径比较大,上升流速快,能够使污泥和污水充分混合,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污泥流失,处理效率高,特别适合处理高浓度、高负荷的有机污水。
-
膜生物反应器(MBR)单元
-
功能概述:MBR 是一种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高效污水处理单元,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、悬浮物和微生物等。
-
工作原理:在 MBR 中,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反应池,池内的微生物(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)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。然后,通过微滤或超滤膜进行过滤,膜能够截留微生物和未被降解的悬浮物,使处理后的水更加清澈。膜的存在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,同时可以实现泥水分离,减少了传统沉淀池占地面积大、分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。此外,MBR 还可以有效去除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提高出水的水质。
-
纳滤(NF)单元
-
功能概述:纳滤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膜分离技术,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、盐分和硬度等,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。
-
工作原理:纳滤膜具有纳米级的孔径,能够选择性地截留不同大小和电荷的溶质。在纳滤过程中,污水在压力驱动下通过纳滤膜,膜可以截留二价及以上的离子(如钙、镁离子等)、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和胶体等,而允许一价离子(如钠离子、氯离子等)和水分子通过。这样可以降低污水的硬度、盐分和有机物含量,使出水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,如用于中水回用或对水质要求较高的排放场合。
这种组合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不同单元的协同作用,可以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污水,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较高的水质标准,适用于对水质要求严格的场合,如工业回用、景观补水等。不过,这种设备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,包括电费、膜更换费用等,且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。